为了“康宁”做强康宁
——内蒙古康宁爆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魏正
从2011年学校毕业入职康宁爆破以来,魏正从基层逐步做起,当过核算员、爆破员、测量员、项目经理、驻外办事处主任、财务部融资科科长,负责过省级分公司的筹备工作。凭着勤学与执着的敬业精神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他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优异的表现,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基层磨练中,他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持续提升,实现了从一名普通核算员成长为公司总经理的飞跃,成为一名勇于开拓、不断进取的优秀管理人才。
在魏正一路成长的过程中,他坚信科学技术是支撑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和转型升级的强大内动力,始终秉承康宁爆破“尊重知识、尊重科技、尊重创新”的理念,无论他身处哪个工作岗位,他对行业领域专业技术的学习深造、研究创新和组织推广从未有过停歇,这不仅让他自己逐步成为业内的精英学者,也有力地助推了公司成为国内同行业在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方面的领军企业。
——坚持不懈参与学习教育,力求以行业最先进的知识与技能武装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他除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挤出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通过互联网、行业报刊和专业书籍等多种渠道,系统自学了涉及采矿、爆破、地质灾害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实时关注专业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累计完成自学阅读笔记和学术性文章10余万字。与此同时,他先后十五次到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七所相关专业教育水平最高的高等院校,现场聆听知识讲座、观摩技能演练超过80场。
——坚持不懈参与基层实践,力求以行业最快的速度促进理论成果的转化。魏正深知,掌握再丰富、再全面的知识和技能理论,如果不运用在工程实践中加以检验,也是纸上谈兵,徒劳无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每当学有所获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公司相应项目的施工现场,组织相关人员研究、论证和实验。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个科研项目,他不远万里、昼夜兼程赶赴青藏高原,或南疆盆地组织开展测试工作,风餐露宿,挑战身体极限是常有的事情。有些实验的操作过程,是客观存在安全隐患的,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总是身先士卒或亲历亲为。在魏正的感召和带领下,康宁爆破的科研团队先后取得了国家级奖项14项,诸如“复杂环境下露天矿爆破的综合降振措施及工程实践科研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爆破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高原冻土穿孔爆破试验研究、井工煤矿强制放顶地面爆破新方法研究及工程实践两个科研项目,荣获第八届中国爆破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与此同时,累计获得相关领域个人发明专利19项,他本人也先后获得了大孔径露天采矿爆破填塞装置、炮孔凸石去除装置等5项个人发明专利,公司整体的科研实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坚持不懈参与科技推广,力求以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提高社会生产力。为了让企业的发展得到持续的、最有力的科技支撑,魏正在公司高层的鼎力支持下,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爆破协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汪旭光先生为首席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工程爆破专家于亚伦先生为高级专家,与国内诸多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2014年,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科技厅批准批准,公司成功设立自治区首家采矿技术领域院士工作站。专家组和院士工作站的设立,使企业的施工作业水平和研发能力迅速跻身至同行业前列,魏正参与编制的《爆破作业21条流程》被列为国家级标准作业流程,他带队编制的高原冻土穿孔爆破施工、复杂环境下露天台阶爆破减震、露天土岩爆破作业施工等三项工法,获评自治区级施工工法。魏正在打造本企业精尖科研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其实也为本地区专业人才和基层作业人员的培训学习、研究交流搭建了一个优质平台。据统计,近些年,全市采矿和爆破行业的从业人员,累计有11000余人次,参加了康宁爆破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技改交流。业内前端理论和科研成果借助康宁的平台,首先在本地区得以迅速推广,大大提高了我市相关产业的生产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魏正经常对员工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康宁员工就要做到知识过硬、技术过硬,也只有依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科技创新精神,才能实现“打造中国最安全、最具实力的采矿企业”的宏伟愿景。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他和团队对“科技立业、创新兴业”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康宁爆破必定踏着矫健的步伐,不断走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