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风采

举起红色大旗,铺绿家乡山头 ——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党支部“1234”特色党建工作

作者:   来源:   添加时间:2017-05-26   分享到:


  2003年5月,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以来,在着力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不断加强党建工作,探索形成了“1234”党建特色工作法,实现了“壮大本土企业、铺绿家乡山头、带动乡亲致富”的既定目标。

  一、支部的基本情况

   公司党支部班子于2013年换届选举产生,现有支委班子成员书记1名,委员2名。大专以上学历2名,占67%,支委班子的平均年龄为47岁;现有党员11名,女党员占55%,大专以上学历占73%,25-35岁占64%;预备党员2名,重点培养对象1名。建立了公司党支部组织,制定了各项党组织议事制度,很好的发挥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带头引领作用。

  二、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做法

  党组织成立以来,通过深入生产一线的调研,从不断加强党的关怀的力度入手,对有困难的职工进行关怀和帮助,在工作机制上进行大胆尝试的探索,形成支部“1234”特色创新工作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进一步拓宽了支部党建工作思路,开创了公司工作新局面。

  (一)“1”个核心,引领党建和企业发展互融共进。党支部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中心,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引领,以“撸起袖子大干”为重要举错,在企业内部运行中,党组织和企业经营班子相融合,实现党企建设“两促进”;党组织与“工青妇”组织相融合,实现党群共建;党员和业务骨干相融合,实现“双培双带”,体现党的政治引领和作用发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使企业党组织真正成为党在企业中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2”支队伍,党员和群众员工培养同步跟进。一是在素质提升上同步跟进。组织党员和群众员工积极参加自治区、市、旗举办的各类培训,走出厂区开阔视野;每月举办一次集中培训会,设置业务知识和党建理论两个主题;举办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带头讲课活动,党员员工讲思想政治理论、业务骨干讲业务技能和工作经验。二是在培养发展上同步跟进。以“把生产骨干培养成党员,党员培养成经营管理者”为目标,通过党员带员工、党务人员带车间生产班组,形成群众看先进、先进看党员、全体员工奋力拼搏的良好氛围。三是在考核管理上同步跟进。积极导入“90互生”管理模式,制定《90团队协作和销售训练进度实施办法》,启动创建五S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岗位竞争机制、全员承诺活动,形成思想统一、上下协力、业绩倍增新局面。

  (三)“3”个链条,依托党建载体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构建了党建文化品牌链条。积极创建“高原露”系列党建文化载体,创建“高原露党员添翼彩”微信群,实时将“两学一做”学习安排和学习内容传达到位,并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二是构建“高原露杏花节”品牌延伸链条。成功举办了四届“高原露”杏花节,增强发展吸引力,带动了“杏花节”旅游经济的发展;定期举办以“高原露”为主题的摄影、手工工艺品展览,增强企业员工的文化“品味”;制作“高原杏仁露”企业文化标识,增强公众文化影响力;打造“高原露·党建文化长廊”,创办党建专刊报纸《一枝红杏》,增强了党的核心引领作用。三是构建了公司党支部+村党支部(基地)+党小组(经济人)+党员中心户(农民)的党建促发展结对共建双链条。在结对共建的十二连城乡建立2000亩育苗基地,村党支部带动农民党员和农户积极参与,公司免费提供山杏苗,签订回收合同;在沙圪堵镇的福路村建立了万亩杏林博览园,带动农户500多家,户均增收3000多元;在全旗9个乡镇建立100万亩原料基地,与17位农业经纪人签订了收购合同,受益农户达17000多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在沙圪堵镇的特拉沟门村进行精准扶贫产业帮扶,和贫困户签订产业帮扶协议,在山杏的管理中免费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对生产的山杏核和山杏干高出市场价上门回收,利用五年时间帮扶脱贫。

  (四)“4”项举措,通过有形党建发挥有效服务。一是积极参政议政。推行交叉任职模式,党支部班子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在人员招聘、提拔任免管理层干部、重大项目决策、大额费用支出等方面均参与决策,对员工关心、部门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调查研究,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在工作中两班子具有明确分工,又互相配合,大家鼓足干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遇事共商讨,困难面前不低头,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形成了团结统一,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受到市、旗、开发区党组织的表彰。二是发挥表率和监督作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管理层设置防控点,支部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领导责任,及时就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做出决策部署,对党员领导干部观看“永远在路上”和“人民的名义”等光碟进行警示学习教育,把反腐倡廉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公司日常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严格实行“一岗双责”,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引领作用。并在具体工作中抓落实,书记对本公司的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着眼生产、安全、经济工作全局,搞好协调配合,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公司工作。另外通过党员大会、职代会等多种形式,对公司管理层进行民主测评和民意测评,对公司或管理者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实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在全体员工中公开。三是真心贴近员工群众。建立资助贫困员工、帮扶村贫困户的关怀激励机制,对帮扶村的贫困户和公司贫困员工大学生子女,每人支助1000元,目前共资助了22名大学生;协助帮扶村共建杏林基地,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实施员工“工作有岗位、居住有楼房、交通有车子”的“三有”工程,稳定员工队伍,被自治区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四是推动创新发展。党支部主动牵头研创新项目,完成了国内首家采用鲜榨杏仁露加工方法和利用果干萃取工艺制备果汁方法的重大项目,生产出高原露系列杏仁露及酸杏汤、冰糖海红等饮料,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杏仁露在国内唯一首获有机食品认证,扩大了产品种类,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品牌影响力。

  三、公司党建推动企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从创业至今,公司提出“干绿色事业,产绿色精品,创绿色品牌”的产业理念,这正是为了响应国家食品工业“绿色、有机、无污染”的发展方向。公司员工由30人增至120人,党员由3人增至13人;资产由几百万元增加到上亿元,生产能力由几百吨提升到5万吨,产品由普通杏仁露增加到到无糖杏仁露、杏仁牛奶、有机杏仁露、果汁、饮料等多个系列,成为全国第一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的杏仁露产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为宗旨,将企业的自身发展与地区的产业转型和林业、农业产业化升级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振兴之路。植根于热土,得益于热土,公司本着“利益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原则,每年从产品销售收益中提取30%作为林业基地建设基金,全部投入到基地建设之中。公司的有机杏仁露作为生产重点,推进准格尔旗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同时,为了建立稳固的生产基地,坚实构筑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基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产业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项目牵动、政策引导、种管并举、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要求,将山杏林作为准格尔旗生态建设的先锋树种,狠抓基地建设,使得山杏林得到较快发展和有效保护。目前,全旗已形成山杏林面积78万亩,占全旗有林面积的26.4%,到“十三五”末将达到百万亩杏林。现在,山杏林已经成为了京津唐三北防护林绿色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十几年的厚积薄发、开拓进取的快速发展,公司从一个小厂发展成为现如今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林业产业诚信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打造了享誉华夏的“高原露”、“准立”有机绿色品牌,二产加工业的迅速发展直接带动了一产种植业,促进了农民种植山杏的积极性,使得过去的荒山变成了绿川,“待到杏花烂漫时”的季节里,吸引了大批游客,带动了三产观光旅游业。在融合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成功实现了发展培育荫及子孙的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绿山头、富百姓的产业化发展之路,被鄂尔多斯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非公经济创新试点单位和“草原英才”创新创业团队。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

  • 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电话:0477-8114105
  •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工商大厦

技术支持

  • 鄂尔多斯市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蒙ICP备090012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