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支撑点 找到结合点 建成新亮点
—伊旗成陵个体工商户党支部“1+4+N”党建模式
非公党建难,难就难在“小个专”。由于数量大,党员少、分布广、流动性大,致使个体户党建无从抓。成陵工商所根据辖区实际,对症下药,找准了个体户党建的支撑点;采取多种措施,找到了抓党建与经营户的结合点;发挥作用,使个体户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建工作的亮点,探索出了“1+4+N”个体工商户党建新模式(即找到一个支撑点,抓好四个结合点,开展多项组织活动)。2016年被鄂尔多斯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市工商局联合授予“全市非公领域基层党建典型示范党支部”。国家工商总局、中个协、自治区工商局领导以及四川省工商局、包头、呼市、通辽工商局先后组团到成陵个体户党支部调研和观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对症下药,寻求“小个专”党建的支撑点
成陵工商所辖区面积2622平方公里,人口3.6万人,个体工商户1951户,企业和农合308户,有党员35人(外地党员3人)全部是个体户,分布在伊金霍洛镇、札萨克镇,台格区三个行政区和部分嘎查村。由于个体工商户成立、变更、注销较简单,导致个体工商户党员流动性大,稳定性较差,很多党员多年不过组织生活,农村牧区党员文化程度普遍低,成陵工商所个体工商户35名党员中,初中文化34人,本科1人,还是外地党员。面对这样的一个基本现状,如何抓党建成为工商所面临的难题。
成陵工商所围绕辖区个体户党员经营、分布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仔细分析,认真梳理,深度剖析,认为单独成立支部那个地区都不符合要求,也不利于开展活动。由于单个党员缺乏号召力,很难将辖区所有党员集中在一起。何况分布范围太广,党员经营户分散经营,从时间、地点、场所都无法保证。所以必须找到一个支撑点,具备能够为党员提供场所、能够组织号召所有党员、能够更加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的条件的机构来实施。可是当地企业很少,党员没有,规模不大,不具备条件。经过多次筛选,认为只有工商所才能承担起这个支撑点,提出了“1+2+3+N” 个体党建模式,即:一个支撑点:成陵工商所;吸纳两类人员参与: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成立三个党小组:在伊金霍洛镇、札萨克镇,台格区三个行政区成立党小组;N就是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以问题为导向,抓好“小个专”党建的结合点
在推进组织和工作覆盖上,我们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辖区实际,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加强党员管理、有利于生产经营”的原则,精心布局非公党建工作点,以点带面,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个体户党组织组建搭建平台,找到了党建与个体户党员的最佳结合点,有效破解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一是针对地域分散,组建难的问题,我们结合工商所的条件与个体户的业务联系,成立了成陵个体户党支部。考虑到工商所既有稳定的办公场所,又与个体户具有经常性的监管服务和指导职能,将个体户党支部设在成陵工商所,支部书记由工商所所长兼任,副书记、组织、宣传委员从党员中产生。在工商所设立了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党建团建指导站,明确了党建团建联络员,公布了电话。为了方便党员管理、方便党支部开展活动、方便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在成陵、札萨克镇、台格区三个镇区分别成立了个体户党小组,各选举了一名小组长组长,负责辖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和组织活动。这样就形成以工商所为支撑点,以党建指导站和党建联络站“双指”为联络点,以三个党小组为具体落实点的个体户党组织网络,使党支部的组织机构更加完善并延伸到基层。
二是针对身份难确认,覆盖难的问题,我们结合个体户年报和日常监管与服务,积极推进两个覆盖。实现两个全覆盖,基础是党员,个体户党员分散在各个行业和苏木、村、嘎查,为了让党员“孵出水面”,有针对性抓组建,我们采取划分网格责任区,每个辖区确定一名工商所干部,既是片区专管员,又是辖区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一岗双责”。采取登记、年报、验照、实地走访调查等形式,寻找到了“隐形”党员、“口袋”党员20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对党员情况进行排查归类,并建立了成陵个体户党支部党员台帐,做到党员数量清、发展状况清、业主身份清、党的组织情况清等“四个清楚”。
三是针对党员经营户业务忙,组织活动开展难的问题,我们结合实际建立了既有集中又有分散的活动方式。我们规定在党的重大节日,由党支部统一组织活动,对于党员平时的学习和活动,由党支部布置给党小组,党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党小组成员学习,既方便党支部开展活动又方便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将党小组的活动与党员经营户的日常经营结合起来。成陵、札萨克、台格区每月固定日期会有集市,个体户党员经营户都会去“赶集”,党支部充分利用集市的时机,组织个体户党员学习,开展党员“三亮”,参加法律宣传等活动,既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让党员参加了组织活动;党小组的组长和成员都是本行政辖区内的老商户,对于辖区周边的商户比较了解,尤其是对于新开设的、外来的商户比较清楚,以党小组为触手,方便了党支部找党员,更方便外来、新来党员找到党组织。正是因为三个党小组的存在,才支撑着成陵工商所个体工商户党支部正常、有序的运转,真正将党建的落脚点放在个体户的发展上,在实现党建“双覆盖”的基础上,没给个体户添负担,没给个体户党员找麻烦。
四是针对场地、经费等问题,我们结合辖区实际采取多方联建。党员个体经营户的特点是分布散、活动场地缺乏、经费难以保障、党支部活动组织难。我们依托辖区成吉思汗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由成吉思汗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景区二楼为党支部提供了会议室、活动室,配备了投影仪、电视机和电脑等必要的设备。切实解决了场地少、资金少、活动少的问题,优化了党建活动阵地。同时,由于组织活动场地集中,便于集中打造和建设,我们由企业投资一部分、工商局匹配一部分,建立了以反映企业文化和党建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党建集中活动室;在工商所建立了以展示工商文化、廉政文化和党组织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展示走廊;在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建立了以体现协会特点、消费维权、组织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党建活动展厅。使党组织开会学习有场地、组织活动有场所、工作展示有空间。
三、积极开展活动,个体户党支部建设成为新亮点。
成立支部不是主要目的,发挥作用才是根本。要让新成立的党组织发挥作用,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开展组织活动来增添活力、体现凝聚力。
一是开展“三亮”活动。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的“三亮”活动,按区域组织了共产党员经营户授牌仪式。要求党员经营户要统一悬挂“共产党员经营户”牌,统一张贴“共产党员经营户承诺”,统一摆放“共产党员职责”台签。促使党员经营户为商户树立标杆,使党员成为市场诚信的招牌,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氛围。
二是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我们制定了工作方案,组织辖区35名党员经营户召开了“两学一做”学习动员暨知识讲座会。根据基层实际,我们组织党员将学习内容与日常活动相结合,采取自编自演的方式宣传党的知识和党建工作,在旗工商局组织的“五一四心双满意”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三是优化组织建设。我们依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则,与成吉思汗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建立了旅游区联合党支部,平时独立开展活动,遇有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集体行动,突破企企不通、政企不通的藩篱,以党建为依托,整合多方的资源,加入企业党建人员、工商党建指导员,为执行党内制度,规范活动,优化组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优化党群关系。通过辖区个体户党支部和成吉思汗陵旅游专业市场联合党支部,将景区各个行业和协会的党员联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员先进性,深入农牧民中,开展法律宣讲,“惠农五送”、扶贫救助、捐资助学等活动,用党员切实的行动,温暖农牧民的心。对辖区农牧民中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政治觉悟高、热心公益、有影响力的非党员经营户提前沟通、提前吸纳、提前进行党的教育,强化党支部与当地牧民的融合,党员与群众的融合,优化了党群关系。
五是优化消费环境。成吉思汗陵景区小市场大社会,有个体户、协会、合作社、企业共同组成。为了将这个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不同利益追溯者集中在一起,实现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党支部主动担负起了整合、协调的重任。在“共生、共存”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组织共建由支部协调、组织活动由支部牵头、矛盾纠纷由支部处理。在成吉思汗旅游景区,工商所建立了“十个一”标准的12315消费维权分站,负责受理、调解纠纷的调解员都是个体户党支部的党员。实现了投诉集中受理,小纠纷及时处理,解决了以前景区投诉无受理,纠纷解决慢,游客与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大吵大闹,严重影响景区形象的问题,强化了旅游消费维权服务,优化了消费环境,为放心消费在成吉思汗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陵工商所个体工商户党支部是在听取个体工商户党员心声、难处、想法的基础上,找准了个体党建的支撑点,积极寻求党建语与经营户的结合点,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非公党建全覆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解决了辖区党员经营户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党员流动性大等问题,让党员找到了组织,更好地参加了活动、接受了教育、发挥了作用,实现了党建在非公领域凝心聚力促进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