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培峰,男,汉族,中共党员,1991年7月出生于准格尔旗,大学本科学历,准格尔旗青年联合会委员,现供职于准格尔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12月被准格尔旗“清风干部”选树创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清风干部”、2019年7月被中共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总支部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年4月被共青团准格尔旗委员会评为“脱贫攻坚优秀青年”、2020年7月被中共薛家湾镇委员会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身入基层,心系群众。2015年贾培峰走出校门,应届考录内蒙古自治区社区民生志愿者被分配到薛家湾镇工作。报到时他主动申请到基层锻炼,决心要把朝气蓬勃的年华书写在农村基层为乡亲群众服务的工作实践中。
那是2015年7月30日,这是贾培峰到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开启基层工作的第一天,这个日子看似平常,但对于充满激昂青春、满腔热血的小贾来说,这是个值得记忆的日子。
刚到村里,首先要做得就是对村里的每一户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必须每家每户的进行详细的入户调查工作,每家每户有几口人,有几亩地,是否有劳动困难人员,是否有在读书的学生,是否存在就业困难,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如何,眼下有哪些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难题......每一项情况都要详细掌握,由于地形限制,村民居住分散,入户调查工作对于刚刚毕业的他来说,这是体力与耐力甚至工作能力的多重考验。好在他有着从小农村成长的经验,很自然地就和乡亲们沟通熟络起来,加之他做事执着、不罢休的毅力和韧劲,他一直秉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常年工作在村里,因为自己没有车回家不太方便,就只能每半个月回一趟家,平时就住在村里警务室。村里的冬天特别冷,加之取暖条件有限,夜里盖两条被子还会冷,得把身体缩成团睡,半夜经常被冻醒。其中有一段时间,一到后半夜,暖气管时不时发出“咚咚”的声音,就像是有人在敲击,村委会前后两个大院晚上只有他一个人住,当时小贾害怕极了,后来经过调查得知,后半夜暖气停止,温度降下来后,暖气管热胀冷缩所以发声,他的紧张情绪这才放松了不少。即使基层条件艰苦,并没有影响到他奋力做好基层工作的决心。在两年服务期满后村委换届选举中,小贾被选举为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副主任。乡亲们的认可和肯定,让他有了越来越多的信心和动力,在之后的工作中,他为村民群众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实事。
绞尽脑汁,治理环境。他担任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民委员副主任期间,正值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环境治理成为最头疼的事儿。他在做好自己所负责的村内日常工作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环境治理工作上。从一开始毫无思路,不知该用怎样的措施才能激发起村民们的积极性,他就不停地反复思考。受到村文化活动室内村民们活动时候播放音响的启发,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便利用起“村村响”主动当起播音员宣传,把想说的话,需要村民们在治理和维护环境中如何做的措施,写成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反复且仔细传播出去,得到了大家的积极配合。而后他还想到了门前三包责任制约束、“最美家庭”大比拼鼓励、积分兑换礼品激励、红黑榜公示一套组合拳下来,村民“爱美”意识逐渐提高。村内环境治理效果显著提升。
组织振兴,党建发展。2019年2月,中共薛家湾镇巴润哈岱村党支部升级为党总支,他全票当选党总支副书记。在担任副书记期间,主要负责党建、脱贫攻坚等工作。协助总支书记制定村《巴润哈岱村三年发展规划》、《巴润哈岱村党总支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以及通过红色党建引领,蓝色产业带动,绿色协调发展打造“红绿蓝”三色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
忘我工作,青春无悔。小贾在村里的工作时间是“5+2”、“白+黑”,到了适婚年龄,他依然全心扑在工作上,这可急坏了乡亲们,不少老乡张罗着给小贾介绍对象,就连村支书田勋世曾经半开玩笑地对他说:“给你放三个月时间找对象去哇,把娃娃耽误了怨我呀。”虽是一句玩笑话,也不难看出小贾的忘我工作和真诚为乡亲们服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关心。贾培峰在巴润哈岱村工作期间,巴润哈岱村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自治区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全旗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旗乡风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旗产业振兴示范村等多项殊荣。荣誉是大家团结奋斗来的,这其中就包括像小贾这样默默努力付出的一份子,他以此为荣。
教育培训,蓄能乡村。正值乡村振兴关键期,为了响应“大学习大宣讲”要求,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专业人才服务中心依托准格尔旗民兵训练基地(原乡旧学校)、巴润哈岱村党群活动中心,在市委组织部包联引领下于2019年3月启动建设。
万事开头难。旗委组织部考虑到贾培峰从中心构想到建设就一直参与,就特意将他借调到中心工作。施工队和他移接交钥匙的时候,除领导之外当时只有他一个干部,交接的钥匙可能只有两公斤重,但是压力有千斤重,因为中心运行的课程研发、后勤管理、设备运行、事物协调等所有事情千头万绪。在正式培训筹备阶段,后勤服务人员招聘、场地开荒式卫生清洁、室内外氛围营造、设备学习应用等工作,就让他忙得团团转,一天下来微信运动步数早已达到了20000步以上,当时,小贾的儿子刚刚出生不久,为了照顾妻子和儿子,他经常后半夜开车回家,走在曲曲折折的弯路上是常有的事。
小贾记得一次安装楼道内标识,最后安装导引台上面的几个字时红外线已经用没电了,工人安装了三遍还不整齐,最后他亲自动手和工人一起拉着线一笔一划将字安装好。工人师傅说:“你不陪伴我们可能看见差不多就收工了,现在看来,高标准做好还是挺有成就感,小伙子挺认真还挺有办法。”听着赞美,他默默一笑,收工回家已经是凌晨两点半。这样忙碌的夜晚已记不得过了多少个。
中心正式运营后,处理日常事务之余,他依托多年在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的优势,对接开发现场教学点、研发拓展训练课程,新课程推出后学员们纷纷反馈学习内容更加新颖丰富,他们很有收获。同时也为更好地助力巴润哈岱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做出贡献,他感到很欣慰。
中心自2020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截止目前现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60余期,培训范围已覆盖全自治区12个盟市,累计培训基层干部、人才2万余人。中心还带动了巴润哈岱村民就近就业近20人,同时解决了本村7户脱贫户及周边村民种植养殖产品销路问题,确保脱贫户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防控疫情,勇当先锋。2022年疫情期间,在得知发改委结对帮扶社区卡点工作人员短缺的情况后,他又主动请缨,参加了和泰社区疫情防控卡点工作。
他始终投身到疫情一线防控工作中,之后还深入沙圪堵镇五字湾村高风险地区地开展抗疫工作。当时全村都是高风险地区,只能安排到临建彩钢房里住,生活区距离疫情集中爆发点只有几百米。十一月的天气到夜里已经零下,彩钢房内烧着炉子,但是晚上怕一氧化碳中毒只能开着窗户睡觉,仿佛又回到刚到村里工作的晚上。整天整夜穿着防护服,抗击疫情,他始终坚守在一线。从“脱贫攻坚尖兵”到“疫情防控尖兵”,他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作为一名90后农村基层干部,他因工作需要调整过多个岗位,在村干部的岗位上,他不负韶华,谱写无悔青春乐章;在乡村振兴培训的岗位上,他勇挑重担,兢兢业业;在发展改革的岗位上,他依然初心不改,践行使命,为乡村振兴发光发热,增光添彩,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