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2016年6月30日,衢州召开全市个体工商户、商品交易市场非公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
2016年以来,衢州市委两新工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尤其体现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规范提升年”活动、社会组织党建、新领域新业态党建、园区党建五个方面。
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图为常山华兴轴承党支部开展“微型党课进车间”活动。
创新方式“学”。深入开展“微型党课进车间”活动,举办微型党课7000多场次,有效解决两新组织工学矛盾大、活动组织难、培训内容单一等问题。对照“四讲四有”标准,分四个专题开展“合格党员标准大讨论”,总结形成衢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合格党员“十个走在前”具体标准、社会组织合格党员“十个好”具体标准,使合格党员具体标准细化到人、落实到岗。以万少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劳光荣(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为引领,广泛开展“最美衢州人”“身边的榜样”宣讲活动,挖掘和选树近千名“创业标兵”“管理标兵”“技术标兵”“服务标兵”等不同类型先进典型,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优看齐、对标赶超。
针对问题“改”。针对两新党组织中“任期届满不换届、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组织建设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到位”等四个突出问题,下发《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性体检负面清单》,扎实开展“四大专项”整治行动,把解决问题贯彻学习教育全过程。274个未按期换届两新党组织逐个分析研判,制定整改方案,限时完成整改;146名因企业兼并、重组、倒闭等原因离职的党员及时转接了组织关系;16个软弱落后党组织实现晋位升级;1442家单建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全部实现“三联三会”活动的正常化。
创设载体“做”。在非公企业,深入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比技术、比创新、比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比”活动;在社会组织,重点开展“最优社会组织”“最佳公益项目”“最美党员标兵”评选活动,全市共划分党员责任区近3100个,设立党员先锋岗1800多个,成立党员技术攻关组650个,助推57家企业完成“新三板”上市签约,28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组织开展“党员护航G20”“治水拆违当先锋”“清洁家园我先行”等党员志愿服务1.2万余次,排摸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个。
全面开展“规范提升年”活动
深化实施“覆盖检修”行动。结合开展“双覆盖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通过落实“十个一批”举措,集中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新建两新党组织35个,调整优化党组织87个。截至目前,衢州全市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两新组织1442家,已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党员不足3名的两新组织共有6573家,已建立联合党组织的有6015家,党组织覆盖率达91.5%。
探索开展“五星争创”活动。围绕“组织凝聚力、队伍战斗力、发展推动力、文化支撑力、区域影响力”等五个方面,对全市1873个两新党组织逐一量化赋分,共评出五星级单位112个,示范单位16个,两新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开展互看互学活动。将两新党建纳入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互看互学观摩会,坚持从严处要求,向实处着力,通过“一县一观摩”的形式和“一季一观摩”的频率,采取随机检视、视频曝短、跟踪整改的组合形式,在观摩会现场播放曝短视频,指名道姓点出相关责任人,当场点评、表态整改,将两新党建延伸至基层最末梢,将工作压力传导到最基层。今年已暗访45家两新党组织,发现并整改共性问题7个、个性问题59个。
大力推进“好书记”队伍建设。制订出台《关于建设两新组织党组织“好书记”队伍的意见》,新选配党组织书记183名,累计培训两新党组织书记2200余人次,56名市级双管党组织书记与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共享网络教育资源,发放双管党组织书记(或专职副书记)岗位津贴40.3万元。
持续强化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制定下发《规范两新组织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清理发展程序不到位的党员14名。严格日常教育管理,移交不符合管理规定的党员档案47份,督促52个“三会一课”质量不高、走过场的两新党组织补课返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4000余名两新组织流动党员全面实现了同步参加组织生活。
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图为柯城希望幼儿园党支部开展“绿色衢州低碳出行”教师骑单车活动。
理顺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将市人社、住建、农业、教育、卫计、文广等6家单位增补为工委委员单位,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市县乡分级负责、业务主管单位直接管理、乡镇(街道)兜底管理相结合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印发《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分解》,将7大类19项党建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工委成员单位和相关市直部门党委(党组),构建形成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
深入开展“双强争先”活动。以增强公信力、竞争力、凝聚力为重点,探索推行“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党建模式,大力推进“党员示范”“诚信先锋”“素质提升”“关爱职工”“文化聚力”等五大行动,总结形成龙游县个体劳动者协会东华分会党支部“四则运算”工作法、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党支部“四双”工作法、开化县天地外国语学校党支部“双引领双互助”帮带模式等典型案例,有效拓展了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
全面推行“党建+”模式。通过党建+治水方式,深入开展“清千塘美百河”、“万名志愿者巡河助治水”等活动,助推“清三河”防反弹隐患大排查整治,在爱水、护水、节水、治水中形成“红色互动”。通过党建+公益方式,依托“兰花热线”等社会组织,培育公益团队26个,组建志愿服务队128支,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公益服务1682次。通过党建+服务方式,推行党员攻关队、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做法,广泛开展“党群连心、结对走亲”、96345志愿服务等,不断强化党建工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加强新领域新业态党建

图为龙游红木小镇党支部组织党员观看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直播。
及时跟进特色小镇、互联网企业、家庭农场等新领域新业态党建工作,实现党组织的同步推进、同步覆盖、同步调整。特色小镇党建方面,下发《关于在特色小镇创建过程中同步推进党建工作的通知》,实现在项目申报、项目创建、项目运行等各个阶段同步推进党的建设工作。
目前,5个省级特色小镇已全部建立党建工作机构,区域内的121家入驻企业已单建党组织24个,建立联合党组织5个(覆盖企业97家),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互联网企业党建方面,选派38名党建指导员挂联45家互联网企业开展党建指导,新建12家互联网企业、电商协会、电商产业园党组织,新确定柯城创客孵化园等7个互联网企业党建示范点,积极探索“实体+虚拟”的活动场所,推行线上、线下“双线互动”活动方式,总结形成衢州百特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党支部的“四式”党建工作法、龙游县网商协会党支部的“三位一体”模式等经验做法,初步构建了现代、开放、互动的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体系。家庭农场党建方面,发挥衢州作为浙江首个家庭农场培育发展试点市的先发优势,选择柯城区沟溪乡和衢江区莲花镇开展家庭农场党建试点工作,建立完善优秀家庭农场“十化”评定、“六个一”联系帮扶等工作机制,探索形成“红色联盟”、“众筹党建”等党建模式。
强化提升园区党建工作

图为衢州市绿色产业集聚区党群服务中心。
探索推行“编组共建、组团管理”模式,将全市十大园区的381家两新党组织编成34个编组,建立“园区两新工委(园区党工委)→编组→各基层两新组织党组织”的三级网格及工作体系。
赋予“三项权力”,增强编组紧密度。编组组长单位均由市级以上双重管理党组织担任,在明确组长单位指导牵头党群活动职责的同时,赋予其经费统筹权、指标分配权、评优评先推荐权等“三项权力”。各编组上交的24.7万元党费全额返还到组长单位,由其统筹安排用于编组党建活动;发展党员的指标分解到编组,由组长单位根据成员单位对编组工作的支持程度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成熟度进行分配;“七一”表彰、“最美党员标兵”等系列评选活动的具体名额均分配到各编组,由组长单位牵头推荐产生。
落实“三层保障”,夯实编组工作基础。各园区在人员、经费和平台三个方面为编组活动提供保障。人员上,从市、县两级机关部门退二线党员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中选派了123名党务干部到园区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实现了党建指导员全覆盖。经费上,采取园区补助一点、编组留存党费出一点、组长单位承担一点、成员单位分摊一点“四个一点”的办法落实。同时,各县(市、区)每年为每个组长单位提供3000元以上的运行经费补助。平台上,各园区累计投资353万元,新建3个集党员服务、教育培训、休闲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为各编组提供开放式的党建活动平台。
组织“三类交流”,提高编组工作水平。开展每季交流点评,由组长单位汇报当季党建工作情况和下步打算,企业党建指导员进行评议,并邀请市、县两新工委委员到场点评指导。开展半年PPT展示,以编组为单位,将半年工作情况制作成PPT,在党群服务中心多媒体查询系统中点播展示。开展年终考核评比,年末组织开展两新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活动暨编组工作考核评比,根据考评结果,对优胜编组给予通报表彰,并对组长单位党务工作者给予奖励,积极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工作氛围。
2017新开局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之年,是“两学一做”成果巩固提升之年。新的一年,两新党建面临经济下行企业支持“弱”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高”、两新组织发展变化“快”但有效覆盖跟进“慢”、企业转型升级需求“多”但实质作用发挥“难”、信息科技手段“新”但党建工作方式“旧”等挑战,衢州将坚持问题导向,从探索创新党建方式、不断激发队伍活力、促进实质作用发挥、强化党建工作保障等方面入手,推动衢州两新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推动有效覆盖“拓面提质”。持续深化“覆盖检修”工作,主动跟进新经济新业态迅猛发展的态势,重点抓好省级开发区、各类工业园区和大型专业市场党建工作。完善编组共建组团管理模式,大力推行“村企编组”“片区编组”“行业编组”模式,优化党组织设置,健全运行机制,整体提升有效覆盖水平。健全小微企业党组织“防瘫预警”机制,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努力提升联合党组织运行实效。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小”。深入实施出资人“成长工程”,重点办好“和君班”和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研修班、总裁班,不定期举办“衢州市企业管理创新论坛”,强化对出资人党性锤炼。深入实施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统一集中换届,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深入实施党务工作者“红领工程”,着重储备一批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深入实施党员“细胞工程”,广泛开展“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主题大讨论,探索实施“支部主题党日”、党员积分制管理等制度,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
推动实质作用发挥“同向同力”。以“实事承诺、项目牵引,精细服务、创新模式,争先示范、彰显作用”为总体要求,在社会组织扎实开展“比作用发挥、比诚信奉献,争当党员先锋、争当业务标兵”为主要内容的“双比双争”活动,通过干好一件件实事凝聚党心、服务社会和职工群众,不断提升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水平。在非公企业深入开展“百企示范、千企争先”专项行动,全面实行“示范、巩固、提高、预警”梯队式管理,扎实开展承诺办好一件实事、探索形成一种模式、总结提炼一个案例“三个一”活动,推动党建工作落实在实事上、聚力在规范上、体现在发展上。
推动党建责任落实“向下扎根”。抓实运行体制建设、党建责任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等关键点,进一步完善市委两新工委工作制度,健全完善乡镇(街道)两新党建工作体系,大力推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清单,研究制定两新党组织经费保障实施办法,层层传导管党治党压力,处处拧紧管党治党螺丝,形成大抓两新组织党建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