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30日,2023年鄂尔多斯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在伊金霍洛旗乌兰国际酒店召开,市非公党工委委员、市非公党工委所属各行业党委、各直属企业党委负责人和各旗区组织部非公党工委书记、园区党工委书记参加了会议,会议以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形式进行。在现场观摩会上,市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党委所属的朝乐蒙文化有限公司党支部、冯氏蜂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作为观摩点向与会代表做了小微企业党建展示。在下午的典型经验交流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党委代表各行业党委做了题为《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难点痛点,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党建的质量》的典型经验介绍。
一、“行业统筹,属地兜底,群团共建”,解决谁负责的问题。首先,构建了三级非公党团建管理指导体系。积极推动构建属地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市场监管部门指导推动、其它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的党建领导体制,确保统得起、管得住。我们构建了市有个私党委、旗区有“小个专”党建办、基层市场监管所有党团建指导站的三级管理网络体系。目前,在基层建立了市场监管所非公党建指导站72个。其次,坚持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发挥市场监督管理系统职能优势,对一定规模或某个行业的部分党组织实行党委直管,实体化运作,主要是做示范,指导基层。现在,市党委有直属党组织14个,正式党员90名,旗区有非公党组织140个,党员727名。第三,实行党群共建。推行“党建带团建”模式,个私党委、非公团工委两个机构合署办公,非公党建和团建工作一起抓,一起推进。现在市团工委有直属组织77个,全市有非公团组织2666个,团员4850名,为党组织积极培育后备力量。
二、“动态分析,分类组建,抓块带面”,解决怎么建的问题。我们定期摸排企业经营状况、组织建设、就业人数和党员情况。发挥基层市场监管所网络化优势,加强与属地企业日常联系,及时查找口袋党员、流动党员,进行跟踪管理。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兜底组建、商圈组建等方式完成组织覆盖。对于具备条件的小微企业要求单独组建党组织,不具备单独自建的企业引导其根据“地与相邻、行业相关、业务相联”的原则组建联合党组织,针对个体户分布广、门类多、体量小且流动量大的特点,由市场监管所兜底组建,对于专业市场,按照商圈组建要求组建党组织。对于不同类型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分级分类积分管理模式。对于没有党员的企业和商圈,建立团组织,有效适应了市场主体多元的问题,稳步推进两个覆盖。
三、“创新模式、双网融合、规范建设”,解决如何管理问题。开发了个私党团建学习教育管理云平台和个私党团建网,集学习、活动、会议、管理、统计于一体,对非公党团员实行动态管理。坚持线上打卡、线下实践“双网融合”探索“订单式”、“点单式”选学模式,内容涵盖党的理论、党的政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意识形态领域等各方面,实行打卡学习,累计积分管理,提高培训教育覆盖面,提高党团员整体素质。开展党团组织阵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制定了党委、党建办、党建指导站和党团组织工作规范和议事规则,制定了阵地、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开展规范化、标准化党组织示范单位、示范点建设,给于一定资金奖励。已经建成自治区级示范单位3个、示范点7个。
四、“派驻两员、示范引领、统一标准”解决不会做的问题。向成立党组织的市场主体派驻党建指导员,向暂时不具备成立党组织的企业派驻党建联络员,零距离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一方面提供党建指导服务,指导开展日常党建工作,引导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同时指导开展双发展,双培养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桥梁和纽带,将各项惠企政策送到市场主体,将问题、困难传达反映到相关部门,帮助其纾困解难,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党务力量培育,积极推荐党员企业主、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党组织书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招聘专职党务工作者,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动党建入企业章程,强化党组织政治把关作用。市个私党委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和主题党日的活动形式,对旗区进行示范引领,逐个规范党组织活动,先后在乌审旗、达旗、伊旗开展了示范点、观摩点建设,达到成熟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同时,制定了全市“小个专”党建样板,制定了“双强六好”标准和分级分类积分管理办法,使党组织有标准、有要求、有参考。各基层市场监管站所“小个专”党建,也制定了详细的内容和标准。目前,全市已经建成自治区级规范化、标准化站所55个。
五、“创建品牌、标杆引领、直达共享”,解决起作用的问题。一是创建品牌,形成名片。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创建,把党建文化与企业文化、生产经营特点相结合,打造企业的党建名片,同时赋予相应的内涵,实现生产经营与党建的深度融合,从而彰显党建工作的特色亮点。目前,我们在全市非公企业领域创建了有影响的党建品牌56个,如恒盛环保的”五彩党建”、蜂业公司的“小蜜蜂”党建等。二是宣传先进典型,树立荣誉感。每年“五四”期间选树表彰一批“两红两优”和青年自愿者和自愿组织。“七一”期间表彰奖励一批“两优一先”。优先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和劳动模范评选对象,增强社会认可度。三是落实权益保障,增强获得感。协调各级各部门,帮助企业完善社会保险、权益维护、从业环境、薪资报酬等制度,建立覆盖广、多层次、实用化的服务体系;四是纾困解难,让企业得到实惠。我们开展了政银企对接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会解决融资难;开展了市场主办方与生产企业对接会,解决销售难等。五是参与基层治理,提升融入感。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参与抗疫、抗旱救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六是暖心服务,得到关爱。我们建立了“暖心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饮水、休息、读书、防雨、急救等服务,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关怀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