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个私党委、非公团工委)主题教育活动件件暖心事,暖了一座城。
一个“暖心驿站” 关爱了一群人 暖了一座城
坚持以建设“暖心驿站”为抓手,以“商圈”为依托,以非公企业党团阵地建设为载体,在康巴什区人口流量大、市场主体集中的蒙欣商业广场建设了一处“暖心驿站”,整合辖区内物业公司、志愿者、驻守党员等优势资源,通过配备便民设施和饮用水、医药箱、爱心雨伞、报刊杂志等物资用品,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劳动者和户外工作者渴可饮水、累可歇脚、急可如厕、伤可敷药的温馨服务。驿站还设置了宣传墙,宣传非公党团工作、法律维权服务等知识,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关爱劳动者的浓厚氛围。此外,还依托“暖心驿站”设立了共产党员先锋岗、青年志愿服务岗和意见问题征集箱,组织动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当好网格员、社情信息员,成为“民情的前哨”,积极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将温暖送到了每一个建设城市的人们心间,成为流动到街头巷尾的靓丽风景线。
一次关心关爱 温暖了一群人 点燃了一颗心
带着组织的嘱托,怀揣组织的关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个私党委)组织开展了对全体党员的关心关爱党员“五个一”活动。通过组织个私党委各直属基层党组织全体党员、伊旗个私党委直属党组织全体党员,开展重温了一次入党誓词、集体过了一次政治生日、为每个党支部赠送了一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书籍资料、开展了一次党委书记讲党课、组织全体党员到东方路桥参加了一次“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让全体党员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思想的教育、学习的动员和感受到了一次党组织的关怀和关爱,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一次公益行动 一次组织慰问 感动了一群人
组织显大爱,党团员献爱心。市非公团工委联合伊泰团委、汇能集团团支部等,到东胜区寿康康养中心为90多名老人送去了水果、日用品和资金,“心系公益显大爱,爱心敬老暖人心”是老人们对工作的肯定。布日纳现年70岁。蒙古族,是一位具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在好又多商贸有限公司从事服务工作。今年,由于老伴突然病重,无法继续工作,不得不辞去好又多商贸有限公司的工作回到家里照顾老伴。市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党委积极上报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为布日纳争取到2000元慰问金和300元慰问品,体现党组织对老党员、困难党员的关怀和关爱。鼓励要增加信心,克服困难,早日重返岗位。
联系一户企业 解决一个困难 影响带动了一片
落实市委组织部、市非公党工委《关于建立民营企业党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党组织直接沟通对话机制实施意见》,市局“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建办”按照市局安排,确定了联系服务三户民营企业,走访调研了鄂尔多斯市东晟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伊金霍洛旗弘扬飞龙汽贸有限责任公司、伊金霍洛旗天娇蒙古包厂面临的发展困境。有针对性提出联系帮扶措施,解决了企业提出的三个方面七个问题,在开展“小个专”党建示范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场地协调、基础建设等方面逐项落实。使伊金霍洛旗弘扬飞龙汽贸有限责任公司举办车展场地问题,提出在伊旗亚峰汽车城建设汽车销售产业链的需求等问题得到很好解决。现在三家企业已经全部建成自治区级“小个专”党建示范单位和示范点,收到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表彰命名。
帮扶一个乡村 送去一线光明 照亮一群老人
积极实施党组织驻村帮联工作,由市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党委帮联了东胜区罕台镇灶火壕,多次深入灶火壕村调研,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派驻驻村党员随时掌握民情,了解民意。针对村民普遍年纪大,夜间出行不方便的实际,市个私党委与帮联村帮扶单位市政务服务局一起争取财政资金,为村民在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照明灯。市个私党委向直属党团组织发出倡议,共同集资为村民在村委会广场和道路两旁安装一条“暖心照明路”,为村民送去光明、送去温暖、送去关爱。
团结一批党组织 开展一次组织活动 建立一个大家庭
新就业形态作为新生事物,对于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加强鄂尔多斯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形成“纂指成拳”的集聚效应,由市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牵头,联系物业行业、快递行业、互联网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几个行业党委共同参与,成立了由48个党组织参与的鄂尔多斯市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联盟。联盟内各成员单位根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开展政治理论联学,优势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党员队伍联建,中心工作联促,作风纪律联抓的“六联”活动为主要内容,建立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互帮互学、共创共赢的新机制,创新了“两新”党建工作新格局,使“两新”党组织有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